不发国难财: 宁可少赚4个亿,也不失信于客户
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,中国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,高压电线被裹在外面一层厚厚的冰压断,致使部分省市电网瘫痪,进而造成京广大动脉一度中断。民政部统计的数据显示,截至当年2月底,有129人因灾死亡,16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。此次大雪冰冻灾害,范围之广,时间之长,危害之重,无疑可列入世界重大典型的“极端性气候事件”。在当时冰雪灾害严峻的形势下,全国有17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出现拉闸限电,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。而灾害天气更是加剧电煤短缺状况。雪灾期间,全国电煤库存约2142万吨,不到正常存煤的一半。煤炭价格也曾经一度冲破千元大关,各处火力发电厂告急,下游用煤企业包括建材生产企业、冶金企业、化工企业等都不得不加入抢煤的行列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伊泰人立即行动起来,及时召开专题会议,就煤炭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,制订了生产计划,层层量化分解。董事长在会上坚定地指出:“我们绝不发国难财,不管此时煤价怎么变,我们的煤绝不涨价,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倾力支援南方。”与此同时,伊泰人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精神也再次被激发了起来,集团上下全力以赴,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,开足马力,千方百计多产煤、多供煤,以满足用煤企业和灾区的需要。公司的工人甚至放弃与家人春节团聚,昼夜奋战在生产第一线。
在全集团员工的努力下,伊泰人漂亮地打赢了支援国家抗击雪灾的战役。20天的时间里伊泰发出了220万吨煤,但是煤炭的价格却没提高一分钱。当时公司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争议,有人觉得现在煤炭这么吃紧,物以稀为贵,而且别的煤炭企业也都在提价,我们为什么不提点价呢?哪怕就涨100块钱、150块钱,我们的客户也能接受。而当时的市场煤炭价格已经上冲到850块到1000块之间,我们对客户执行的还是年初制定的合同价格518元。220万吨是什么概念?即便是市场涨幅的一半,也有4个多亿啊!最终伊泰没那么做,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公司坚守诚信的经营原则。今天坚持诚信少赚几个亿,明天却能为此赚回更多亿,这是伊泰创业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所得,伊泰人骨子里深信这一点。虽然,伊泰仅此一项少收入4亿元,却也由此更加赢得了客户和社会的尊重,各大用户企业的感谢信也纷至沓来。
不发国难财,坚守诚信经营。这个事件当时引起诸多媒体的关注,在回应媒体记者的采访时,张东海总经理说过一段话:“办企业是要赢利的,也是天经地义的。对于我们来讲也不是说故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讨好谁。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?因为这是一个诚信问题。俗话说,人无信而不立。其实说着容易做到难!这些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确牺牲了一些利益。做这样的事一次、两次容易,可我们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。对待客户、对待员工、对待上下游合作者、对银行、对政府、对社会的方方面面,我们一直坚守着诚信这个底线,就是在前些年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这个原则。伊泰之所以能够成功并得到社会的认可,我想就在于我们做了别人不愿意做也做不到的事。”
伊泰的诚信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。